隨著世界各地防疫措施進一步放寬,以旅遊博彩業為經濟支柱的澳門亦重現朝氣。然而,在旅客量尚未回復到疫前一半時,社會已有聲音質疑本澳城市承載能力能否招待四千萬的旅客?更有擔心本地旅遊業或要走回頭路, 繼續走向一個重量不重質的旅遊城市。
如何讓本地旅遊業走向可持續、翻開新篇章才是疫後整個社最需要最思考的議題。
疫前,以二〇一九年為例,旅客約為3,940萬,不少意見指整個城市的承載力已到臨界點,包括城市空間及交通。事實上,剛過去的春節假期,已有不少居民對迫爆部分大街小巷的遊客所造成生活的不便感不滿。
的確,疫情重挫高度依賴博彩旅遊的澳門。有人歡喜有人愁,部分市民對於小城久違、突如其來寧靜亦感到一絲欣慰。
三年疫情亦將事實赤裸裸呈現,過份依賴旅遊業的澳門無法在沒有旅客的情況下生存。死寂的旅遊業對居民的經濟和生活同樣造成嚴重影響,整個社氣了無生機般。
疫後,恢復旅遊業並帶動經濟復甦則變得刻不容緩。
現時的旅客量仍未回復疫前五成的情況下,社會已經有聲音指懷念去年的大三巴、未來亦難再現空無一人的耶穌會紀念廣場。各大名勝古蹟塞爆旅客,交通堵塞、的士揀客、酒店亂起價等問題,再一一重現。
據旅遊局二〇二一年年公佈的《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》檢視報告,於二〇二五年本澳的遊客預料為 3,600萬 至4,100萬。當然,在旅遊出入境復常的首年,今年的遊客數或難達4,000萬,但在未來一或兩年極有可能重現,甚至突破。
澳門的確不能沒有旅客,但這個人口密度屬世界前列的小城又能承載多少旅客?承載力不單涉及城市空間,文物的保護、交通以及社區等,超負荷的旅客對此等所造成的影響必須正視。
利字當頭導致過度旅遊並非澳門獨有的問題,但若無法在遊客量和社會之間取得平衡,任由遊客迫爆城市每個角落,小城恐怕將變成下一個威尼斯。然而,要在遊客量對社區的影響取得平衡,談何容易?
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,「可持續旅遊發展不僅能滿足當前遊客和東道地區的需要,同時還能保護並提升未來的發展機遇。」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在環境、經濟及社會文化方面保持適當的平衡,將其對環境和當地文化造成的影響減至最低,令未來後代可繼續得享所用,與此同時,亦為獲取收入、增加就業。而澳門要如何在可持續發展旅遊這條路上走遠也是一大哉問。
要達至可持續發展旅遊,想當然耳要懂得善用城市中的各項資源。除了博彩業,相信首先會想到的便是澳門的文化。有數百年歷史的澳門所蘊藏的歷史文化相當豐富,大三巴、觀音像、媽閣廟等景點,市民都琅琅上口。除澳門歷史城區、各大世遺景點外,非物質文化遺產亦是澳門的賣點之一。
要把澳門的非遺文化融入旅遊之中,讓旅客親身體會,感受本地的歷史文化。同時配合民間文化活動帶動社區,又可讓新興文化創意產業發展,這些在過去那種紙醉金迷的澳門,難被重視。若要用非遺推動文化旅遊,借由本地的民間力量、創意去推動「旅遊+」,乃是不二之選。
澳門旅遊業復甦,是否就意味著要回到以往那種重量不重質的發展模式?旅客的旅遊體驗和居民的生活質素是否永遠只能是零和遊戲?澳門今後的旅遊業應該如何健康發展,是社會不得不認真探討的議題。
事實上,重量不重質的發展模式已不能滿足新時代下遊客對旅遊體驗要求。隨著科技發展,旅遊亦可變得虛擬。惟一段段由城市真實面貌、獨特之處所留下印象、與城內人真摯交流的記憶才能旅人再回頭。
這篇文章 澳門旅遊可持續? 最早出現於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