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.4 C
Taipei

欠缺史實根據的數字化復原——評「時空穿梭‧遊歷三巴」體驗展

更多新闻

用VR「復原」的教堂的主祭室設有一個面向信眾的祭枱,但這樣的擺設要到20世紀60年代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後才增設,不可能出現在1835年大火燒毀前的天主之母教堂。(來源:文化局)

由文化局主辦的「時空穿梭‧遊歷三巴」大三巴牌坊沉浸式數字體驗展,展覽的第一期「優先體驗」已於去年底至上月底舉行。據報道,該活動「自推出以來深受市民旅客歡迎,對豐富大三巴牌坊遊覽體驗發揮積極作用」。

開展大三巴VR項目,是文化局現任局長去年2月就任時提出的,項目「綜合運用裸眼3D、VR及AR等擬真技術,對教堂進行數字化復原,透過VR虛擬實景,呈現四百年前聖保祿學院天主之母教堂的歷史面貌」。VR虛擬實境內容包括還原當時教堂的外觀及室內情況、增設歷史人物元素等。局方強調,這是在澳門世界文化遺產首次應用,「體驗展為本澳世界遺產資源的數字化開發邁出重要的一步,也象徵著澳門文化遺產的活化傳承事業揭開嶄新的一章」。

第一期體驗展雖然受到一般觀眾的歡迎,然而,VR虛擬實景所呈現的教堂歷史面貌的真實性卻值得商榷。

首先,該虛擬實景是還原什麼時候天主之母教堂的教堂外觀與室內情況?

根據歷史,教堂於1835年被大火燒毀,之後一直沒有完成重建,從邏輯推斷,這次VR呈現的,應該是1835年之前的歷史面貌。

如果觀眾細心觀察,可以見到用VR「復原」的教堂的主祭室設有一個面向信眾的祭枱。這樣的擺設是在19世紀不可能發生的,因為在20世紀60年代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(簡稱梵二)之前,神職人員是朝向主祭室末端的祭壇進行彌撒祈禱的;是梵二進行改革後,才增設並使用面向信眾的祭枱。這樣的情況怎會發生在1835年大火燒毀前的天主之母教堂!

從上述的一個明顯錯誤,可以知道這次VR「復原」教堂歷史風貌的嚴謹性及對歷史研究的深度!

大三巴(天主之母教堂)在燒毀前的內部面貌,一直是歷史學者及建築研究者希望知道的,然而,由於現存能確實反映當時風貌的資料極少,只有17世紀的一些文字描述及英國畫家喬治.錢納利在教堂燒毀後對主祭室的畫稿記錄。因此一直以來都無法進行真實的復原。無法復原與採用什麼技術完全沒有關係!

喬治·錢納利在1835年大火後對天主之母教堂主祭室的記錄,是目前唯一確實反映教堂內部歷史風貌的圖像文獻。

1990年代澳葡政府文化部門曾對大三巴遺址及周邊進行考古發掘,葡國的歷史及考古學者對教堂的歷史面貌進行了深入研究。然而,除了能確定教堂內部大概的佈局與結構之外(近似於澳門的玫瑰堂及聖奧斯定教堂的內部),室內的具體面貌及細節(包括使用的材料、顏色、裝飾、家具及陳設等),由於沒有確實的文獻資料支持而仍然無法還原。這樣的情況過了將近30年仍沒有突破,因為並沒有發現新的證據,教堂內部採用的結構形式在學術討論中仍未有定案。以現時確信的資料來看,根本無法忠實還原天主之母教堂內部的歷史風貌。

現時透過VR虛擬實景數字化「復原」的教堂面貌,未知是有什麼史實根據?如果單憑想像及推斷,現時看到的VR呈現,只能說是一次藝術創作,不能說是歷史還原。

其實,對於歷史遺跡的重建,無論是實體或者虛擬,都需要尊重「真實性」的原則。任何重建都應停止於憶測,尤其對於世界文化遺產建築的重建。

至於在VR中出現的歷史人物,其動作及服飾也需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,不能隨意想像。

希望有關部門不要盲目追求「創新」及「業績」,腳踏實地做好歷史研究,實事求是,避免「張冠李戴」、「指鹿為馬」,盡量給參觀者貼近史實的資訊,提高對文化遺產價值的認識,這才是真正保護澳門的歷史與文化遺產工作。

(來論照登 文章僅代表作者立場)

這篇文章 欠缺史實根據的數字化復原——評「時空穿梭‧遊歷三巴」體驗展 最早出現於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。

还请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