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.8 C
Taipei

第一階段山林修復樹苗1至3年存活率逾九成 市政署:第二階段存活率應更高

更多新闻

市政署自然護理處處長黃繼展向傳媒介紹路環疊石塘山「好漢坡」兩側復林情況,並稱市民可於林中聽到蟲鳴鳥叫。

市政署表示,本澳山林因受近年強颱風天鴿及山竹侵襲而受損嚴重,故自 2018 年開展山林修復工作, 且分別於 2019 年和 2020 年先後完成了第一階段(第1及2期)復林工作,即在14條步行徑兩側各5米範圍內種植樹苗。市政署自然護理處處長黃繼展昨(29)表示,第一階段所種植的樹苗在1至3年的存活率逾9成。在經第一階段評估後重新設計、種植的鄉土樹種有所增加,第二階段(第3至6期)樹苗的存活率應比第一階段高。

他又稱,在完成第二階段山林修復工作後,個人不希望日後再展開如今次般大規模、緊密復林工作。

市政署的山林修復計劃分兩階段,合共6期,而第6期修復服務於本年四月批出。該6期山林修復計劃,主要在路環山體,投入公帑約5,887萬澳門元。

據市政署,第一階段山林修復於2020年完成,涉及40頃山林,共種植了4萬株苗木。第二階段,即第3至6期擬在2021年至2024年完成,涉及山林範圍為120公傾,主要在路環山體。至今,已完成種植125,000多株苗木,包括逾120種鄉土樹。

市政署自然護理處處長黃繼展表示,市政署雖常規地清除藤蔓且頻率高,若清除後不種植樹的話,藤蔓便好快長滿。

市政署昨向傳媒介紹部分山林修復情況,包括第一階段、第5期以及將於明年3月開始種植的第6期小部分範圍。

市政署:第一階段種植的樹已有2、3米

黃繼展表示,在天在第一階段開展的山林復育屬「搶險」工作,涉及14條步行徑兩側各5範圍,約35公里。第一階段所種的樹苗在1至3年內的存活率超過9成,在為期三個月的「養活期」內其存活率必須為100%,而這些樹苗到現時已有2、3米。

他又稱,完成第一階段修育後,雖然市政署沒有收集生態相關的數據,但相信市民若去到林中就會有「好直觀」的感覺。

黃繼展在介紹路環疊石塘山「好漢坡」兩側復林情況時一直強調市民可於林中聽到蟲鳴鳥叫。

他又引用環保局最新數據稱,於2018至2021年本澳哺乳類種類都有增幅,而其他生物基本上持平。

據市政署自然護理處處長黃繼展,媽祖像所對下面的山林區域屬第6期修復計劃。他稱,雖市民所見之處綠油油,但只是藤蔓。

急於展開大範圍第二階段復林?黃繼展:若四年後都不做 是否更加不合適?

問及相對第一階段的復林範圍,第二階段的範圍大且開展得急及密,四年內便須完成120公傾,黃繼展回應稱,因為第一階段因天鴿及山竹後路環山體「滿目瘡痍」,故需「搶險」。然而,目前未開展山林修復的範圍內藤蔓「瘋狂生長,霸佔個山」。若在天鴿及山竹後,「超過四年若市政署都唔做嘢嘅話,是否更加唔合適?」

他又強調,市政署雖常規地清除藤蔓且頻率高,「但密密做完,唔種返樹的話咪又長返。清咗藤蔓唔種樹的話,佢哋見陽光就生得好快。」

市政署昨向傳媒介紹部分山林修復情況,包括第5期育林計劃的部分範圍。

黃繼展相信在第二階段所種樹苗長起後,林中的昆蟲、雀鳥以及其他動物是會幫助山林「全部修復」,山會如人的腸胃一樣會「自我」調節。「後面我哋唔會咁太規模,因我哋要經評估,若一片山林十幾廿幾公頃去做,若咁樣嘅話,我自己都會好心痛,嗰片山嘅木應該都係唔健康」。

這篇文章 第一階段山林修復樹苗1至3年存活率逾九成 市政署:第二階段存活率應更高 最早出現於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。

还请阅读